本网讯(保卫处 卜伟琼)6月9日17时,广东省汕头潮南区一名20岁男青年和几名朋友相约,到当地的秋风岭水库游泳戏水。男青年溺水后,在场的人立即下水搜救,但由于水库水深流急,再加上天色渐暗,一直到当晚20时许,溺水青年才被打捞上岸,但已证实死亡。6月10日,江西都昌县化民乡德家湾发生一起悲剧,13岁的小女孩失足掉进水里,17岁的姐姐想下水拉妹妹一把,却不料自己也深陷水中。就在这时,正在地里干活的奶奶发现险情慌忙下去救人,最终三人都遭遇不测。同日14时左右,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地都镇南陇水库发生一起意外溺水事件,致3男1女共4人死亡,据悉,这几个溺亡孩子均为刚参加完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。
近期,气温回升较快,多地相继发生溺水事故,教训惨痛。每每听到看到这样的事情,就十分令人痛心,这样的案例也一次一次警醒我们,一定要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。如何避免悲剧发生?遇到溺水者应该怎么办?“防溺水”知识这节必修课,每个人都应该补上。
防溺水“六不”
1.不私自下水游泳。
2.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
3.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4.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5.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
6.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
要时刻警惕以下误区:
误区一: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
其实,大多数的溺水总是悄然发生,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,尤其是孩子。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,看起来却像是“趴”或“站”在水中发愣。但此时孩子可能已经意识模糊,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。
误区二:会游泳就不会溺水
有很多人因为会游泳,从而放松了警惕。其实,水下的世界很危险,尤其是水库、池塘、河流等野外的危险水域。在这些水域玩耍游泳,水草、碎石、淤泥、漩涡都是致命的“杀手”。
误区三:手拉手就能救上来溺水者
手拉手的救人方式最不可取,因为形成“人链”后,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“平衡”,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。
误区四:“倒挂控水法”是致命急救方法
溺水儿童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,而“倒挂控水法”,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,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,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,有害无益。
溺水后自救方法
1、溺水后要保持镇定,尽量将头后仰,口向上,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、尽量大声呼救。
2、不可以把手上举、胡乱打水,以免身体下沉;放松全身,让身体漂浮在水面,将头部浮出水面,用脚踢水,防止体力丧失,等待救援。
3、可以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,但不要脱掉衣服,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。
4、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,又无法靠岸时,可以深吸一口气潜入水里,伸直抽筋的那条腿,用手将脚趾向上扳,以缓解抽筋。
发现有人溺水该怎么办?
1、可将救生圈、竹竿、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,再将其拖至岸边。
2、入水救援时,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,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,使其头部露出水面,再将其拖上岸。
3、溺水者救上岸后,应该先清除口鼻堵塞物,脱下溺水者外套,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。
(责任审核人:李迪)
- 上一篇:预防灾害 安全在心---...
- 下一篇:求职应聘 谨防“套路...